鸟基吧 niaojiba.com

青海致17死山洪灾害成因公布 可能会导致雨水积蓄

本文已帮助了441739人

  不足50mm降水量为何会引发青海西宁市大山洪且截止目前已造成17人死亡,17人失联怎么大的危害?

  这几年真是不友好,疫情还未结束,今年各地高温预警,现在又有青海西宁大山洪。

  谈到山洪,那我们就要先弄清楚什么是山洪,它有哪些特点 及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再来分析青海西宁此次大山洪。

  首先,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具有突发性 ,水量集中性,水流速度大,冲刷破坏力强 ,且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的等等特点,常造成局部性洪灾。一般我们将山洪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 山洪等,常见的是暴雨山洪。

  然后,山洪的爆发与地形条件,森林覆盖,水源条件有关。一般相对高差大的中高山区和河流坡度陡峻的地方,降水量大或水源充足 ,就容易产生山洪,因为二者都会使土质的抗蚀性较弱,地表松软,遇水易软化。

  其次,山区往往气候不稳定,时常有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 ,时间一长, 该地区的土壤水分就会更加的饱和 ,从而导致地表松动 ,一遇到急强降雨或水流大等情况,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就会容易引发溪沟水位暴涨,使原体松动的地表滑坡或塌垮。

  再者,就是人类过度开发土地 ,例如在坡处开荒,工程建设,使土地地表植物减少,改变山体原本的地,形地貌,植物类减少很难固定土壤,一旦遇到下强大暴雨,就容易产生山体滑坡 ,造成山洪。

  最后,在大家都对山洪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认识后,我们再来说一说此次青海西宁山洪 。

  青海西宁大山洪是2022年8月18日零时许爆发的 ,截止目前2个乡镇6个村1517户 6245人受灾 ,且已造成17人死亡,17人失联 。

  而针对此次青海西宁大山洪,众多专家也给出了分析。例如气象专家、 通辽市气象首席专家徐建国说的,山洪的形成并非完全取决于降水量的多少,其形成与地貌 土质等因素都有关 。

  那接下来我们就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

  ①暴雨来临前 ,即8月17日 ,西宁市气象局 ,大通县气象局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且大通县村镇干部下发了通知 。但由于一些村民已进山放牧,其帐篷扎在地势较低且靠近河道。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 ,村民缺乏对山洪的认识,缺乏危险意识。

  ②山洪爆发时 ,即8月18日零时 ,山洪爆发处于夜晚,许多人没有防备 。由此可见,山洪的突发性及村民的始料未及及无安全危险意识准备 。

  ③从大通县地形地貌来看,总体呈桑叶状,东西狭长、三面环山,大通河贯穿全境。不利于排水,可能会导致雨水积蓄

  ④从当地政府来看,据西宁市有关部门8月4日发布的消息,在8月3日晚至8月4日白天,西宁曾迎来今年最强降水,是该市1959年建气象站以来降水总量第二名。而此后,青海气象局多次发布天气预报,大通出现阵雨天气。长时间的降雨对当地土质造成影响,进减慢雨水渗透。长时间降雨,使土壤里的水分饱和,进而影响新一轮降水的排水工作,而村民此时仍无危险意识,还是进山放牧。

  那你认为此次山洪的爆发还有哪些原因及为什么会有如此危害的原因,欢迎下方留言评论,发表意见。

  太痛心了!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突发山洪致4人死亡,27人失联,目前暂时还没有失联人员的确切信息,祈祷他们是已经提前看到突发的山洪,选择安全的避让点,只是现在没有办法告诉人们他们的实际情况!

  目前正是暑期,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带孩子出去游玩,全国各地很多城市都是高温,而西宁这边温度适宜,也就成为很多家长旅游的首选。

  大通县地处青海省东部,隶属省会西宁市。全县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物产资源丰富、土特产品种类繁多、水资源丰富。

  夏季凉爽宜人,自然景观独特,是青海省重要的旅游风景区之一。

  当地景色以山水为主,有娘娘山、老爷山、黑泉水库、达坂山等景点,所以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爆发山洪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大。

  希望当地居民在山脚下不要住的那么密集,低洼地带也不适合居住,该早点搬离就早点搬离吧!

  远离河道低洼地带,要不然成天提心吊胆的生活也不是个事啊!

分享鸟叫声
点击右上角图标
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知道了